体验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之二
发布时间:2009-07-20

体验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

 

       西班牙当地时间9月14日,为期3个月的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在灿烂的礼花和如潮的欢呼声中落下了帷幕。当笔者在电视屏幕上又一次看到熟悉的本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三角桥、水塔、缆车和由世界一流建筑师设计的各式新奇别致的场馆;目睹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在世博会议中心宣布本届世博会顺利闭幕时,会场内外各国政要和游客脸上呈现的依依不舍;不禁想起8月随上海世博局访问团在萨拉戈萨世博园区内考察的三天三夜。

分享经验应对考验

  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已圆满落下帷幕,由于本届世博会是介于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两个注册类综合世博会之间的认可类专业世博会,因此是学习办博经验的一次最好的机会,萨拉戈萨世博会所应对的种种考验也将会是上海世博会面临的挑战。

  考验一炎热。萨拉戈萨和上海,举办世博会期间都会经历当地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笔者就曾顶着40度的高温在园区内的各个展馆间穿梭,即使涂上厚厚的防晒霜,戴上太阳眼镜,撑起遮阳伞,都觉得难抵火辣辣的阳光。况且萨拉戈萨的热还属干热,站在屋檐下会顿感凉爽了许多。上海世博会举办的7-8月间,正值上海夏季的“湿热”,这恐怕令更多游客难以忍受。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观展环境,是上海世博会的一大考验。

  据笔者观察,萨拉戈萨的做法是:在主参观道上安装美观的遮阳帘;展馆设计充分考虑遮阳的需求,往往配有较宽的屋檐;在园区入口处和展馆间设置多处2米余高的水雾喷淋装置,在午间最热的时候淋下阵阵凉爽;尽量多地安排供游客休憩的地方;倡议参展国向排队者提供饮用水、扇子等等;另外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可安排在夜间举行。

  考验二排队长龙。萨拉戈萨是一个小城,人口只有65万,而本届世博会93天的展期共吸引了565万参观者。笔者参观园区的第三天,恰巧遇西班牙的“小长假”,园区内可谓人山人海,领票、入口、看展馆、甚至上厕所都要排队。与此相比,上海世博会有望超过7000万人次观展,是萨拉戈萨的10倍。

  萨拉戈萨的经验:倡议网上预定门票,并提供一日票、多日票供选择,购买多日票的游客可在结束当日参观时,向问讯处工作人员索要一条腕带作为下次进入的凭证,这大大减少了因购票和验票造成的排队;展览时间延长,本届世博会从上午10时开园至次日凌晨3时闭园,(其中展馆每晚10时闭馆,演出主要安排在10时以后)以分散高峰;入口通向不同的展馆区;提供辅助预约券,可以在园区内的预约机上订到某个展馆某个固定时间点的预约券,到时候无需排队即可入场;安排志愿者维持各个展馆的排队秩序,防止因不文明现象引发的矛盾;另外入口安检时遇大人流时,可由机器安检转为人工安检。

  考验三语言不通。本次世博会的游客中95.5%来自西班牙,4.45%的游客来自国外。笔者在园区内举目四望,能看到的几张亚洲面孔无非是同行的团员或是亚洲展馆的工作人员。由于西班牙是非英语区,萨拉戈萨许多窗口部门会讲英语的人寥寥可数,与当地人交流成了最大的困难。2010年上海世博会希望吸引海外观光游客350万人次,如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外语服务则成为又一难题。

  萨拉戈萨园区内免费领取的地图、展馆介绍、各参展国演绎主题的构思、说明都是采用西班牙语和英语印刷。园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也都经过英语培训。但笔者经历的一件事却对本届世博会产生了小小的遗憾。为考察从城区去园区的交通便捷程度,笔者尝试乘坐出租车前往园区。在路边拦下一辆空车,用英语向司机表达了要去EXPO,司机摇摇手表示听不懂,于是我拿出了园区地图,用手指指地图,但司机说了一大通西班牙语,又是摇头又是摇手,然后就绝迹而去。我不禁愕然,难道当地人不知道家门口举办的盛事?不甘心又拦下一辆出租车,此老兄稍好一些,仍然是一句英语不懂,但看到地图就明白笔者要去世博园,可10分钟的路程开了20分钟,整一个欺生绕路。遥想上海世博会举办的6个月,对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等的外语交流能力、世博知晓度、敬业精神都是考验。

  考验四参观热情如何激发。100多个国家、地区和企业馆自然有热门与冷门之分,萨拉戈萨世博园内有的展馆门前始终排有长龙,如德国馆、俄罗斯馆、日本馆等平均等候时间是3个小时,有的冷门馆前却门可罗雀。

  为此,萨拉戈萨世博会组织者出售一种“世博会护照”,在礼品店里都可自行买到,观展者每到一个展馆就可以盖上一个别具特色的章,集齐欧盟国家的图章还可以换一件小礼品。这大大激发了参观者的热情,在园区内,随时可见脖子上挂着“世博会护照”到处盖章的人,我们团里就有一位团员收集到了100多个章,成为此次观展最大的收获。  

 

  萨拉戈萨世博会让全世界知道西班牙除了马德里、巴塞罗那、毕加索、弗拉门戈舞、斗牛士和西甲联赛外,还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叫做“萨拉戈萨”,其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大大提升,这或许是世博会对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意义的真实体现。

  可以预见的是,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和意义远不止于此,有一组简单的数据可以作为对比: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的展区面积为25公顷,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面积为5.28平方公里;萨拉戈萨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为107个,上海世博会至今已有221个(截止2008年8月18日统计)国家和国际组织确认参展;萨拉戈萨世博会展期是3个月,上海世博会展期是6个月。因此,无论从规模、人数还是影响力等方面来看,上海世博会都会大大超过萨拉戈萨世博会。从参展方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或企业愿意错过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来展示本国的国家形象、旅游资源;推介本企业的品牌和技术,抢占商机;从组织者角度来说,上海的城市建设正借世博会的东风迅猛发展,世博会也将提升上海在全世界的形象。尤为重要的是,作为首届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博会,上海世博会将加深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络。当然,最大的收获还是参观者,显而易见,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去到那么多国家,而有了世博会,我们就可以足不出国,在各国的展馆内了解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品尝美味的食物、欣赏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参与热闹欢乐的民俗活动;在不同的城市最佳实践区里体会人类在城市发展中的智慧,这样的经历是难以忘怀的。

 

 

  别了萨拉戈萨,期待两年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闪亮登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一届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将在东海之滨举办;一曲美妙的世界大合唱将奏响在黄浦江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