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业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09-06-24
五、专业市场分析
(一)农业机械市场
农业是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农产品中的经济作物是肯尼亚的主要出口换汇产品,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全国约3000万人口,其中80%从事农业(包括畜牧业)生产,可耕地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肯尼亚基本没有自己的农机工业,不具备农机生产能力,农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同时,由于肯尼亚是发展中国家,农民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偏低,普遍缺乏农机使用知识。
肯尼亚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重视农业发展是肯尼亚的国策,肯尼亚政府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重视,近期计划重点发展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作业机具,中小型柴油机、发电机组等动力机械,水泵和节水灌溉机具,大力发展磨浆机、磨粉机、碾米机、榨油机等小型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农业机械的主要推广对象是小型农场和个体农户。肯尼亚政府对进口农业机械实行关税优惠政策。凡是进口农机成套机组,如柴油机与发电机配套机组、拖拉机与旋耕机配套机组等均不收关税,一般农机产品关税也较低,为各国农机产品进入肯尼亚市场打开了国门。
我国农机产品基本适合肯尼亚农业生产规模、品种和自然地理条件。我国农机产品性能价格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科技含量比其他国家进口农机相对较低,便于知识和使用水平较低的肯尼亚农民学习和掌握。而且我国产品的价格较低,具有性能价格比的优势。据了解,肯尼亚农民对拖拉机可以接受的价格为20万先令(2500美元)左右,与我国25-35马力拖拉机价格(2400美元左右)比较接近。
但同时,我国农机产品进入肯尼亚市场也面临挑战。首先,我国农机产品的制造水平与欧美产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不够高,尤其可靠性较低。有的已进入肯市场的企业采取短期行为,销售的农机产品质量不稳定,且不提供售后服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后续产品进入不利。其次,与欧美产品相比,我国产品在肯尼亚市场的认知度较低。由于肯尼亚与英联邦国家有历史文化渊源,所以,肯尼亚国民不仅偏爱英、欧产品,有些印度的产品都比我国产品知名度高。产品认知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建立和保持我国农机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才有可能改变目前状况,争取肯尼亚广大农机用户的认可。第三,肯尼亚地处高原,高原缺氧将降低拖拉机功率;可耕地中有20%坚硬的火山岩土质,对耕作机具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不仅要求机具质量稳定,而且性能也需改进和提高。肯尼亚农业部对进口农机产品的适应性要求十分明确,进入肯市场前必须进行适应性试验,至少需完成400小时的农田作业考核,这对我国产农业机械也是一个考验。
(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
纺织品和服装是肯尼亚非常有潜力的行业。纺织企业所需的包括染料等化工产品以及所有的纺织机械和大部分零件都需要进口。纺织行业的劳动力比较充足,经过培训即可上岗。肯尼亚陆、海、空交通比较发达,投资建厂比较便利。
肯尼亚为非洲符合“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条件的国家之一。在这部法案的推动下,肯尼亚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的纺织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在肯尼亚只有一家出口美国的服装加工企业,我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肯尼亚投资设厂,进一步扩大对美纺织品出口。
2002年,肯尼亚出口加工区的出口产品中有81%是服装和其他纺织品。虽然非洲纺织业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成本高、竞争力不足的弱点,对着205年初世贸组织取消了纺织品出口配额,中国和印度等国更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始把非洲纺织品挤出欧美市场。
在肯尼亚的商店中,中国的纺织品占有重要的份额。在首都内罗毕的商店和超市所销售的服装中,很大部分是中国商品。商店的销售人员表示,中国生产的服装等产品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在肯尼亚以至许多非洲国家,普通民众收入较低,他们很少到商店买新衣服,而是到露天市场去购买进口二手衣服。据肯尼亚居民比较普遍的估计,肯尼亚人中有80%的人只去露天市场购买二手衣物和鞋子。对于中国纺织品,他们都表示质量很好,凡是价格仍然昂贵,希望能更加便宜。
(一)农业机械市场
农业是肯尼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农产品中的经济作物是肯尼亚的主要出口换汇产品,占出口总值的70%以上。全国约3000万人口,其中80%从事农业(包括畜牧业)生产,可耕地面积为10.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肯尼亚基本没有自己的农机工业,不具备农机生产能力,农机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同时,由于肯尼亚是发展中国家,农民整体科技文化水平偏低,普遍缺乏农机使用知识。
肯尼亚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重视农业发展是肯尼亚的国策,肯尼亚政府对发展农业机械化非常重视,近期计划重点发展中小型拖拉机及配套作业机具,中小型柴油机、发电机组等动力机械,水泵和节水灌溉机具,大力发展磨浆机、磨粉机、碾米机、榨油机等小型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农业机械的主要推广对象是小型农场和个体农户。肯尼亚政府对进口农业机械实行关税优惠政策。凡是进口农机成套机组,如柴油机与发电机配套机组、拖拉机与旋耕机配套机组等均不收关税,一般农机产品关税也较低,为各国农机产品进入肯尼亚市场打开了国门。
我国农机产品基本适合肯尼亚农业生产规模、品种和自然地理条件。我国农机产品性能价格比具有较大的优势。科技含量比其他国家进口农机相对较低,便于知识和使用水平较低的肯尼亚农民学习和掌握。而且我国产品的价格较低,具有性能价格比的优势。据了解,肯尼亚农民对拖拉机可以接受的价格为20万先令(2500美元)左右,与我国25-35马力拖拉机价格(2400美元左右)比较接近。
但同时,我国农机产品进入肯尼亚市场也面临挑战。首先,我国农机产品的制造水平与欧美产品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性能指标和质量水平不够高,尤其可靠性较低。有的已进入肯市场的企业采取短期行为,销售的农机产品质量不稳定,且不提供售后服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对后续产品进入不利。其次,与欧美产品相比,我国产品在肯尼亚市场的认知度较低。由于肯尼亚与英联邦国家有历史文化渊源,所以,肯尼亚国民不仅偏爱英、欧产品,有些印度的产品都比我国产品知名度高。产品认知需要较长时间的持续努力,建立和保持我国农机产品的质量和信誉,才有可能改变目前状况,争取肯尼亚广大农机用户的认可。第三,肯尼亚地处高原,高原缺氧将降低拖拉机功率;可耕地中有20%坚硬的火山岩土质,对耕作机具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不仅要求机具质量稳定,而且性能也需改进和提高。肯尼亚农业部对进口农机产品的适应性要求十分明确,进入肯市场前必须进行适应性试验,至少需完成400小时的农田作业考核,这对我国产农业机械也是一个考验。
(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
纺织品和服装是肯尼亚非常有潜力的行业。纺织企业所需的包括染料等化工产品以及所有的纺织机械和大部分零件都需要进口。纺织行业的劳动力比较充足,经过培训即可上岗。肯尼亚陆、海、空交通比较发达,投资建厂比较便利。
肯尼亚为非洲符合“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条件的国家之一。在这部法案的推动下,肯尼亚在内的一些非洲国家的纺织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在肯尼亚只有一家出口美国的服装加工企业,我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肯尼亚投资设厂,进一步扩大对美纺织品出口。
2002年,肯尼亚出口加工区的出口产品中有81%是服装和其他纺织品。虽然非洲纺织业发展迅速,但是存在成本高、竞争力不足的弱点,对着205年初世贸组织取消了纺织品出口配额,中国和印度等国更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开始把非洲纺织品挤出欧美市场。
在肯尼亚的商店中,中国的纺织品占有重要的份额。在首都内罗毕的商店和超市所销售的服装中,很大部分是中国商品。商店的销售人员表示,中国生产的服装等产品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在肯尼亚以至许多非洲国家,普通民众收入较低,他们很少到商店买新衣服,而是到露天市场去购买进口二手衣服。据肯尼亚居民比较普遍的估计,肯尼亚人中有80%的人只去露天市场购买二手衣物和鞋子。对于中国纺织品,他们都表示质量很好,凡是价格仍然昂贵,希望能更加便宜。